初心不忘,砥礪前行。五年來,十一屆省政協持續改進工作作風,大力推進政協組織自身建設,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努力打造工作一流政協機關,不斷激發政協工作生機活力。
搭建舞臺 激發委員履職活力
“做有溫度的政協委員”,2016年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期間,省政協委員何宗文以此為題作大會發言,成為全國政協成立以來受邀全程列席會議并在人民大會堂作大會發言的地方基層政協委員第一人。何宗文委員是安徽省政協委員中的優秀典型,在他身后,還有著一大批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的省政協委員,在政協履職工作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
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政協作用發揮在委員、活力展現看委員、事業發展靠委員。中共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增強人民政協界別的代表性、加強委員隊伍建設。十一屆省政協重視發揮委員作用,尊重和保障委員各項民主權利,為700多名政協委員履職盡責創造了良好條件。五年來,省政協建立健全了省政協主席、副主席聯系界別委員工作制度,重新劃分了界別活動組,確定了界別活動組召集人。制定了住合肥以外委員委托各省轄市政協聯系制度,明確了各省轄市所在地省政協委員活動召集人和聯絡員,不斷拓展委員之間、委員與政協工作機構之間、委員與黨政部門之間的多種交流渠道。從抓委員培訓入手,省政協改進培訓方式、內容,共培訓委員13批次,總計716人次。改進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為委員履職搭平臺,堅持到市縣調研邀請住當地省政協委員參加、堅持委員在全會閉會期間參加協商、調研、視察等活動全覆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提升了委員履職能力,擴大了委員在政協履職活動中的參與面,為每位委員在政協組織中搭建了貢獻才智的舞臺。
老樹新花 常規工作守正出新
這五年,省政協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經常性工作守正出新,收到了“老樹開新花”的效果。把提案辦理協商工作貫穿于提案“提、立、辦、督”各環節。推動承辦單位把溝通協商作為提案辦理的必經環節,推行“開門辦案”,通過走訪、調研、座談、電話、網絡等方式,主動加強與提案者辦前、辦中、辦后的溝通聯系,促進了提案精準度和辦理有效度的雙提升。
五年來,省政協共收到提案4899件,立案4729件,辦復率100%,總體呈現“數量穩步增長、質量不斷提升、作用日益突出、影響持續擴大”的良好態勢。 創新和完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機制,精心謀劃選題,增加基層政協信息聯系點,擴大信息員隊伍,拓寬信息來源渠道,完善升級信息報送系統,加強省領導批示重要信息的跟蹤了解,五年共收到信息9148條,編發1714條,其中有2條信息得到國家領導人批示,305條信息得到省領導批示,有力推動了一大批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
銳意進取 提升服務保障能力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工作機制不斷創新,是省政協過去五年工作的顯著特點。
設立政協專委會分黨組是加強黨對政協工作領導的一個創新舉措。經省委批準,2016年省政協各專委會分黨組成立,這在全國政協系統也是較早的,專委會黨的領導顯著加強。通過制定各專委會工作指南,提高了專委會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水平,專委會的基礎性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找差距、補短板、提效能,推進工作一流政協機關建設。僅在2017年,省政協就廢改立各項工作制度37項,抓制度創新的決心和力度可見一斑。一系列的機制創新為更有效地開展好民主協商活動提供了堅實保障。現如今,省政協開展每項重點活動之前,都要組織召開情況介紹會,省委、省政府或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圍繞活動主題詳細介紹相關工作推進情況、存在問題和下步打算,讓參與協商活動的委員知情明政,為開展調研打好基礎。 基層出經驗,實踐出真知。全省各地政協積極探索履職新途徑,創造性開展各項工作,取得了鮮活的實踐經驗和豐富的履職成效,為省政協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益借鑒。在各地政協的有力支持下,省政協各類履職活動扎實有效,形成了全省各級政協聯合聯動、協作共為的良好局面。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