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來安縣委編辦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結合職能,為優化營商環境發揮機構編制保障作用。
研究具體措施,深化思想認識。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論述及各級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做出的部署安排,不斷深化機關干部的思想認識;結合部門職能,研究機構編制在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等方面的保障性措施。
優化權責清單,提升服務效能。嚴格執行權責清單動態調整和長效管理制度,細化政府部門行政職權,厘清政府部門責任邊界,為優化“來·安心”營商環境提供依據。一是完成年度集中調整。堅持“統一規范”“公共服務做加法”“中介服務做減法”等原則,及時調整權責清單、公共服務清單、行政權力中介服務清單“三項清單”。調整后,縣級政府權責清單包含28家單位3141項權責事項,鄉鎮權責清單涉及30項事項,縣級公共服務清單包含43家單位1054項事項,鄉鎮公共服務清單涉及222項事項,縣級行政權力中介服務清單保留60項、取消7項、規范(下放)6項。二是即時動態調整。根據法律法規立改廢釋情況,動態調整交通、城管等7個部門40項行政權力,規范實施依據27項,取消4項,新增7項、劃出2項,維護“三項清單”的嚴肅性、規范性和權威性。三是強化權力監督。在縣政府公開網上全面公開“三項清單”,充分發揮權責清單制度在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方面的基礎性制度作用,讓行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切實成為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助推器”。
優化監督方式,完善誠信體系。全面實施事業單位登記網上辦理,公示公開全縣163家事業單位的年度報告,辦理設立登記6家、變更登記42家、注銷登記17家。開展“雙隨機一公開”,對抽查結果進行公示,加強對事業單位登記管理的業務指導和法人監管,提升事業單位公益服務水平。加強誠信建設,在受理事業單位設立、變更法定代表人等業務時,增加查詢失信被執行人環節,一旦核實為失信被執行人,限制其登記為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引領誠實守信的市場營商環境,為構建公平、公正、公開的營商環境發揮職能作用。
開展入企幫扶,助力企業發展。每月深入企業走訪,積極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解讀發展形勢及“十四五”規劃,宣傳省、市、縣關于“雙招雙引”、產業扶持、財政獎補等各項惠企政策措施等,進一步提高企業政策知曉率。
整合服務事項,促進鎮區融合。結合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工作,謀劃整合汊河鎮和汊河開發區為民服務中心建設,促進鎮、區融合發展,整合服務事項,打造綜合、便民、高效的政務服務平臺,讓鄉鎮的群眾和企業辦事更便捷、更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