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廬陽區委編辦按照省市關于優化鄉鎮權責清單厘清縣鄉職責邊界有關要求,把握工作重點、完善保障機制、強化清單運用,推動鄉鎮街道權責清單和配合事項清單落地見效,著力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是健全保障機制,管好“兩單”的“口子”與“籠子”。在編制完成鄉鎮(街道)權責清單、配合事項清單,并同步制定公布“兩單”工作運行流程圖后,區委編辦將探索建立運行保障機制作為推進“兩單”落地生效的重要抓手。結合廬陽區工作實際,并先后征求區紀委監委、區司法局等19家區直部門和全部11家鄉鎮街道意見后,以兩辦的名義印發了《關于建立鄉鎮街道清單運行保障機制的意見(試行)》,探索建立清單運行四項機制,即清單之外事項準入機制、區街聯動機制、雙向考評機制和依單監管機制。四項機制的出臺,進一步完善了鄉鎮(街道)權責清單、配合事項清單相關制度體系,構建全流程、標準化的清單運行監管機制,打通了清單落實“最后一公里”。
二是完善平臺建設,推動“兩單”的“落地”與“落實”。將“兩單”與現有信息平臺有效融合,通過“清單+互聯網”助推清單事項真正落地生效。以加強區街聯動為重點,依托廬陽區現有的“智慧廬陽”信息平臺,將鄉鎮(街道)權責清單、配合事項清單與信息平臺中“鄉街吹哨、部門報到”聯動處置事項清單進行有效銜接,將校外培訓機構監管執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河道管理和綜合整治等16項基層日常辦理較多的清單事項,納入信息平臺統一管理和處置,融入廬陽區級-街道(鄉鎮)-居(村)三級網格化管理,探索形成事件上報、調度處置、反饋評價、績效考核的閉環管理體系。目前,吹哨事件最快可在4小時內完成事件辦結,基層單位由“單兵作戰”轉向三級“聯合作戰”,形成互聯互通、高效運轉的聯動處置機制。
三是梳理職能清單,拓展“兩單”的“寬度”與“深度”。為進一步拓展權責清單制度價值,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區委編辦牽頭組織了鄉鎮街道職能清查和梳理。以法律法規、“三定”方案、權責清單、配合事項清單等為依據,對現承擔的所有職責進行全面清查,從基層黨建、經濟發展等8個方面,梳理形成鄉鎮街道職能任務清單。經統計,平均每家承擔職能事項184項,共提出建議調整的職能事項53條。組織召開了鄉鎮街道調研座談會,了解建議調整職能事項的調整理由,收集履職過程中存在的體制機制方面問題,并向相關區直部門進行了反饋和協調,確保部門(單位)權責與鄉鎮街道權責的有機銜接,做到履職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