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縱深推進法治安徽建設。對于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安徽,參加省兩會的代表、委員十分關注,會議期間他們積極建言獻策,為法治安徽建設貢獻智慧力量。
強化法治意識,推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近年來,我省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全省通過設立基層立法聯系點,選聘政府立法咨詢員,打通立法民意“直通車”。眾多條例、規章、制度,回應了人民群眾的重大關切,地方立法在經濟社會生活各方面基本實現有法可依。
為更好地服務發展大局、全局,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需求新期待,需要法治先行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做好新興領域和重點領域的立法和法規修訂。參加省兩會的省政協委員、銅陵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湯金美,對于消防安全問題非常關注,建議有針對性制定相關法規,解決如“群租房消防安全管理”等難題。
湯金美分析說,近些年,群租房的需求量日益增多,群租房火災頻發,稍有不慎,極易造成群死群傷火災事故。而現行的消防法律法規對群租房的消防安全監管缺乏相關的處罰條款,主管部門和主體責任也不明確,導致監管難度大。為此,建議制定出臺相關的房屋租賃管理辦法,明確部門職責、理順管理體制,讓消防安全更有保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法治意識,自覺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法治意識的強化,需要廣泛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讓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省人大代表、安徽中天人律師事務所主任崔愛國在調研中發現,受傳統觀念、經濟發展和現實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農村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仍然是普法的短板。
為此,崔愛國建議,要進一步加強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應創新宣傳手段,用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形式,寓教于樂,引導農民積極參與法律知識學習。加強相關機構建設,建立健全有效的運行機制,長期堅持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使之常態化、制度化。
打造法治政府,持續創優法治營商環境
在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2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主要調查結論中,我省營商環境排名居全國第8位,同比提升8個位次。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法治政府、誠信政府是前提和基礎。
“近年來,我省出臺一系列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打造出優質的政務服務環境,為民營企業提供了創新發展的土壤,營造了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省人大代表、安徽始信律師事務所主任劉鷹認為,在行政效能的改善提升、民營企業權益的法治保障、招商引資政策兌現等方面,我省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
劉鷹建議,應推進行政復議集中化、實體化、合規化建設,提高行政復議工作質量,推進依法行政;建立司法案件跨區域協調機制,暢通民營企業維權渠道;暢通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構建親清的營商環境。此外,還要加強招商引資領域政務誠信建設,認真履行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和簽訂的各類合同、協議,做到“說話算數,新官也要理舊賬”,對招商引資承諾不落實或落實不到位的要嚴肅追責問責。
“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改善民營企業營商環境,對于進一步壯大民營經濟十分重要。”省政協委員、安徽天禾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計京旺表示,要落實實現公平競爭的相關措施,依法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推動清理和修訂違反公平、開放、透明市場規則的法律和政策規定,以公平競爭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來穩定民營企業預期。
對于《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自覺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不少代表、委員建議,應實施政府系統依法行政能力提升行動,建立違法行政行為預防和及時糾正長效機制。完善行政決策機制,推進利益相關群體參與公共政策制定。全面建立公共政策兌現“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和政策資金“一鍵送達”等長效機制,助力持續創優法治營商環境。
整合服務資源,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近年來,我省加快建設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整合法律服務資源,努力建設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網絡。目前,基本建成具有安徽特色的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實現公共法律服務“抬頭能見、舉手能及、掃碼可得”。但當前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依然存在。“建議應著力構建公共法律服務保障體系。”針對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崔愛國認為,各級黨委、政府應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體系,納入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同時,把基本公共法律服務納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務范圍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將基本公共法律服務事項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促進公共法律服務供給常態化、可持續。
當下,為更好地推動法律服務業發展,打造法律服務集聚區成為一種重要方式。省政協委員、北京大成(合肥)律師事務所主任紀敏認為,法律服務業集聚發展有利于安徽法律服務產業化發展,有利于打造完整的法律服務產業鏈,有利于為市場主體提供高質量法律服務,有利于引進和培養高端法律服務專業人才,有利于降低法律服務機構的運營成本。
“應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法律服務業集聚發展。”紀敏建議,制定專項扶持政策,鼓勵多元化服務集聚發展,可以借鑒兄弟省市做法,對法律和其它專業服務機構落戶資金獎補、辦公用房扶持、高端人才獎勵、經濟貢獻獎勵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此外,著力培育品牌法律服務機構,引進國內外高端服務機構,吸引知名品牌律師事務所等法律服務機構進駐,鼓勵本土法律服務機構與外來法律服務機構合作,通過合作拓展業務領域和提升競爭力。(記者 李曉群 見習記者 班慧)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