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國際化大都市、長三角龍頭城市,另一個是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兩地的對口合作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近日,上海市政府、安徽省政府聯合印發《上海市與六安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2023—2025年)》,圍繞文旅、農業、生態、科創、公共服務等領域,提出一批“干貨”十足的對口合作措施。雙方將共同實施一批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對口合作政策措施,推動一批標志性對口合作項目,激發老區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攜手打造新時代革命老區對口合作典范。
實施方案提出“政府主導、各方參與,市場運作、互惠互利,創新引領、系統推進”三大原則,將推動上海企業與六安資源、上海研發與六安制造、上海市場與六安產品、上海總部與六安基地精準對接,擴大有效投資,壯大市場主體,共同推進政策、管理、平臺、市場等資源在兩地充分共享。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六安是大別山精神的重要策源地,兩地紅色文化積淀深厚,長期以來紅色文旅交流密切。實施方案專報門提出了“傳承弘揚紅色文化,推動文旅康養記發展”的重點任務。其中提出,雙方將發揮兩者地黨校、重要革命歷史紀念館址等紅色研、學、教、培平臺作用,支持上海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教育基地、紅色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
上海與六安的紅色旅游及其產業合作將更加深入開展。兩市互設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打造全國知名紅色旅游精品線路,推動建設紅色旅游專線和旅游專列,協調有關方面增加兩地往來高鐵班次,實現更快捷通達,推動雙方紅色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設發展。在旅游產業發展方面,將推動上海知名旅游企業投資開發六安優質旅游資源,鼓勵兩地旅游企業共同研發區域特色旅游線路,打造“上海六安周末旅”;開展職工療休養基地互認,吸引上海企業赴六安投資興辦健康養老、康體養生、養心休閑等服務設施,建設綠色生態康養基地和干部職工療休養基地。
六安市地處大別山區,優質、綠色農產品資源豐富。實施方案明確,發揮農業資源互補優勢,支持上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六安投資建設糧食、蔬菜、茶葉、水果、畜禽、油茶等優勢特色產業基地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綜合體,建設區域性農業全產業鏈綜合服務中心、預制菜等重要生產基地和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示范園、綠色食品加工園等,培育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面向長三角地區的優質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此外,還將推動六安農特產品與上海大型批發市場、商貿、商超企業開展產銷對接,建設六安綠色農產品進滬供應基地,進一步豐富上海市民的“菜籃子”。
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也是兩地對口合作的重點任務。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將堅持市場化合作,支持六安引入上海資本、基金,盤活現有基礎設施存量資產,拓展基礎設施融資渠道,探索推進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試點。六安在城市建設、交通設施、旅游開發等領域,遴選一批收益可預期的優質項目,吸引上海社會資本投資建設。
更多六安人將享受到來自上海的教育、醫療資源,異地辦事也將更方便快捷。在公共服務方面,將開展證照互通互認,依托長三角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工作機制和技術架構,開展證照多領域“一網通辦”和自助服務“跨省通辦”,形成一批“當場辦結”的跨區域通辦事項;在基礎教育方面,將推進兩地基礎教育優質資源互聯互通、共建共享,推進兩地高等院校加強學科共建,探索學生聯合培養機制,通過名師授課、互動教研等形式,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在醫療合作方面,將鼓勵上海專家到六安帶教會診,支持開展遠程醫療培訓工作,實現兩地醫療資源線上互通。
上海有著強勁的科技創新能力,在對口合作中,將支持六安創新能力提升,共建產業合作平臺。實施方案提出,推進G60科創走廊示范效應向六安延伸,建設集“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基地—基金集群”為一體的科創生態社區;支持上海各類科技創新基金,參與六安科技企業孵化器等“雙創”平臺建設,共建一批“雙創”示范基地;支持上海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六安設立分支機構或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合作共建大學分院和產業技術研究院;支持在滬金融機構在六安設立分支機構,服務六安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相關信息: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