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縣委編辦圍繞“緊扣高質量、全力拼經濟”的目標定位,按照“嚴控總量、統籌使用、有增有減、動態平衡、保障重點、服務發展”的總要求,聚焦主責主業,科學調配編制資源,提升機構編制使用效益,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機構編制保障。
一是優化機構職能配置。堅持高效用編原則,轉變傳統編制保障方式,精準評估經濟口部門職能職責變化及工作任務飽和程度,合理調減職能減少或弱化部門的機構編制,對人浮于事、機構臃腫、職責交叉重疊的機構進行精簡、整合設置。重新修訂縣經濟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三定”規定,探索“管委會+公司”“小管委+大公司”管理體制改革。設立縣公安局經濟開發區派出所,化解涉企矛盾糾紛,創造平安穩定的營商環境。加強縣項目管理中心和縣招商服務中心力量,保障項目招引落地落實。
二是加大編制統籌力度。從嚴從緊使用現有空編,提升編制使用效力,優先將有限的機構編制資源向經濟建設領域傾斜。2023年縣直部門(教育衛生除外)招考用編計劃中,經濟項目建設等部門用編計劃占用編總計劃的19.9%。持續推進“含您回家”人才回歸工程,吸引優秀人才返含干事創業,優先考慮專業、崗位經歷匹配,其中調入經濟一線部門人才占總人數(教育衛生除外)的28%。
三是推進審批權限下放。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厘清縣直部門之間、縣直部門與經濟開發區之間、縣直部門與鄉鎮之間的職責邊界,建立健全協作配合機制,規范縣級行政許可事項247項,縣級權責清單事項2873項,縣級公共服務清單事項1332項,縣級行政權力中介服務清單事項99項(保留78項,規范21項)。公布含山經濟開發區賦權清單,賦予開發區管委會57項經濟管理事項。公布賦予鄉鎮部分縣級審批執法權限目錄,賦予鄉鎮254項縣級部門審批執法權限,建立鄉鎮“一目錄三清單”權責清單制度體系,推進基層職責權限法定化,完善基層綜合執法體制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