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的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第三季),將思想與經典相結合,把思想解讀、經典釋義、現場交流與云端互動和視聽影像技術相融合,視角新穎、內容豐富,播出之后受到好評。
節目既立足實際,又著眼“用典”,從實際出發,從“用典”切入,把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中國道路、中華文化融會貫通。這是《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的顯著特征。
彰顯文化自信。中國共產黨人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民亦勞止,汔可小康”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與以人民為中心,“協和萬邦,天下大同”與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樣的傳承與發展,在節目中得到充分展現。
堅持守正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在許多重要場合的重要講話中常常“用典”,恰到好處,寓意深刻。節目之所以受歡迎,就是堅持守正創新,抓住了“典”這個視角來闡釋黨的創新理論。節目在經典與當代、古代典籍與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為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了一條新的探索路徑。
講好中國故事。重視和善于“講故事”是《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的鮮明風格和表現方式。每一集都由若干個生動鮮活的故事串聯,帶領觀眾從中領悟思想真諦。節目聚焦當代中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身邊的事,把“大主題”和“小切口”結合起來,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深入淺出、引人入勝。
弘揚中國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貫穿各集節目的主旋律就是弘揚中國精神。這是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把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強大精神力量。
《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通過生動的講述,更好地認識過去、把握當下、面向未來,更好地領悟新時代新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激活了中華文明,弘揚了中國精神,是守正創新的典范。節目的精彩呈現充分表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思想精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中國精神的思想精粹是相互貫通的。思想的引領力、文化的凝聚力、精神的感召力是融為一體的。(郭建寧 作者為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13日 06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