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安徽各地春耕春管已全面展開。今年,省里提出通過實施良田、良種、良機、良法、優鏈、優農“四良兩優”工程,大力推進“千億斤江淮糧倉”建設,圍繞這一目標,各糧食主產區打造專業化春耕團隊,用細化的分工協作,把春耕各要素聚合起來,打好高質高效春耕漂亮仗。

安徽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五河分校 高級農藝師 孫楓
下一步重點就是這個紋枯病……

眼下,五河縣的110多萬畝小麥進入返青拔節期,綠油油的麥田里,縣里的農技專家孫楓又開始了忙碌。在朱頂鎮柳湖村的這片優質小麥示范田里,老孫經過一番認真查看,給出了小麥總體管理到位,一二類苗占比達到95%左右的結論,讓這片近5萬畝田的主人凌靜放下心來。

蚌埠市云美農業有限公司 負責人 凌靜
專家經常到田間地頭,對我們小麥的生長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同社會化服務相結合,我們每畝地在生產成本上能夠節約100元左右。

凌靜告訴記者,前些年她剛流轉經營這么多土地時,一到春耕時節就忙得團團轉。隨著政府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加大良種、良機配套力度,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相繼加入到種糧大軍中來。今年春耕,凌靜和當地的一家社會化服務組織簽訂了涵蓋耕、種、管、收的作業合同,而她則騰出時間主攻市場銷售。

蘇皖農機合作社負責人 王龍剛
(目前)自走式植保機有12臺,前兩天又訂了兩臺,一天作業差不多在8000畝到10000畝左右。

打通春耕生產堵點,強化各類主體聯動,確保春耕質量。今年春耕,五河縣組織7個技術專家組包保14個鄉鎮,統籌調動5000多家社會化服務組織、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力量,提升春耕春管技術到位率。

安徽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五河分校 高級農藝師 孫楓
圍繞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融合做文章,加強病蟲草害的預測預警和田管技術指導服務工作,把我們的關鍵技術落實到每一個田塊。

在抓好4300多萬畝冬小麥田管的同時,全省早稻育秧也在同步展開,預計早稻種植面積可達257萬畝左右。今年,池州市加大水稻集中育秧中心建設,提升育秧專業化、標準化水平。在東至縣龍泉鎮華仁家庭農場的育秧車間內,流水線鋪盤、裝基質、播種、淋水一氣呵成。播種結束后,秧苗被整齊地移到這個大棚內繼續生長。由于增加了全自動育秧和地暖暗化裝備,經過計算,總體可以節約20%的種子,每畝綜合成本降低10%。眼下農場的水稻育秧訂單業務不斷,已經輻射周邊皖贛7個鄉鎮。

池州市東至縣華仁家庭農場負責人 邱本仁
我們看目前的這個苗情長得是非常好,去年的規模是在31000多畝,(今年)目前接的訂單在40000多畝。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