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績溪縣委編辦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市委決策部署,圍繞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以深化鄉鎮體制機制改革為抓手,聚焦基層三方面,持續發力為基層減負賦能。
聚焦基礎保障,推動人員編制資源下沉。一是完成林業工作站、財政所、農業服務中心“三權”下放,下沉行政事業編制200余名,清理長期借調在縣直主管單位43人,鄉鎮執法人員、執法輔助人員和下沉人員數量增加。截至目前,鄉鎮共有200余人取得綜合執法證,較去年增加近90人。二是加大編制資源向鄉鎮傾斜力度,最大限度保障鄉鎮用編計劃,確保鄉鎮行政編制使用率超過90%。推進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強化鄉村醫療衛生人才使用和儲備力度,建立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編制臺賬,實行專編專用、專門管理。三是著力破除機構編制類別,統籌配置編制資源,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完善鄉鎮機構設置和管理體制的實施方案》,明確鄉鎮機構既可以為內設機構,也可以為事業單位,持續推進鄉鎮編制分類管理,人員統籌使用,拓寬鄉鎮用人視野。
聚焦體制優化,構建高效協同組織架構。一是進一步優化完善鄉鎮機構設置和管理體制,按照“6+N”模式,鄉鎮既統一設置“四辦一隊一中心”6個機構,又因地制宜、兼顧特色設置選設機構,既優化了職能配置,又規范了崗位設置,實現機構職能“增肌健身”。本輪鄉鎮管理體制改革原行政事業機構整合成職能機構,機構數額總體減少25%。二是清理規范基層機構掛牌,明確鄉鎮不設議事協調機構。認真梳理分類鄉鎮各類牌子,提出規范掛牌意見,按照“應減盡減、應撤盡撤”原則,對鄉鎮各類銜牌進行全面檢查、現場指導,共清理鄉鎮機構掛牌、議事協調機構辦事機構掛牌80余塊,實現機構數量“減脂瘦身”。三是建立健全縣鄉日常工作溝通銜接機制,印發《縣鄉兩級機構(崗位)對口聯系指導目錄》,及時指導鄉鎮根據職責范圍和職能任務變化情況,對照指導目錄,因地制宜設置崗位,科學合理調配人員,具體崗位實行“一人多崗”“一崗多人”,推動縣鄉工作關系“上下對應、條塊清晰”。
聚焦賦權擴能,推進權責清單體系建設。一是公布實施“兩單一圖四機制”(權責清單和配合事項清單、事項運行流程圖、清單準入機制、縣鄉聯動機制、雙向考評機制、依單監管機制),進一步明確縣鄉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切實減輕基層負擔。二是健全完善鄉鎮“一目錄三清單”權責清單制度體系。根據鄉鎮資源稟賦、產業發展需要等情況,按照“一鄉一策”原則,經過差別化認領,共賦予鄉鎮審批執法權限303項。聚焦基層治理重點領域,梳理建立鄉鎮配合事項清單59項,逐項明確縣級部門承擔的主體責任和鄉鎮承擔的配合責任,破解縣鄉“推諉扯皮”問題。三是持續跟進賦權工作評估督導。績溪縣委編辦會同縣司法局對鄉鎮賦權工作進行實地評估,對專業性強、案情復雜、處理難度大的36項賦權事項提出調整意見。(曹夢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