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對世界多極化的構想,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總是存在一些誤解。雖然認為中國是多極化的“重要推動者之一”,但又歪曲中國倡導多極化的目的是拉攏全球南方,搞大國競爭。這種對中國立場的誤讀,根源在于始終沒有跳出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窠臼,沒有擺脫陣營對抗的冷戰思維。對此,我們有必要進一步說明,中國為什么要倡導多極化?中國的多極化愿景是怎樣的?實現多極化的有效途徑是什么?上述問題的答案,關乎世界的前途命運。
(一)
世界多極化反映國際力量對比變化,符合國際社會對公道正義和合作共贏的共同追求,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完善,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的最佳架構。
多極化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已成為當今世界的基本現實。二戰結束以來,盡管世界長期處于兩極對立格局,但多極化的種子早已悄然萌芽,并在曲折的歷史進程中頑強生長。步入21世紀,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成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鮮明標志。這些國家不僅貢獻了全球經濟增長的80%,成為世界經濟版圖中最為活躍的力量,更通過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平臺,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為世界多極化進程注入強勁動力。曾經被視作“終極答案”的“歷史終結論”宣告終結,世界在意識形態上迎來了更加豐富多彩的局面,不同文明之間的平等對話和包容互鑒成為時代主流。
世界多極化形成的根源,在于國際力量對比的消長變化,舊的國際秩序不再適應國際大勢的需要。當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加速“叢林法則”的回歸。國際社會對“強者通吃”的游戲規則逐漸感到恐慌和抗拒,認清所謂“單極穩定論”不過是霸權國家為維護自身利益、凌駕于他國之上炮制的謊言。歷史教訓表明:一旦國際關系實踐背離主權平等原則,就會導致不公和動蕩。多極化打破了傳統國際關系“強者主導”模式,國際權力不再集中于少數大國手中,而是由多中心共同參與。這一格局有利于各國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國際爭端,減少沖突和戰爭。當今世界,國際關系民主化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都再也無法單獨主宰世界事務。
悲觀者對多極世界心存疑慮,認為多極化將帶來更多動蕩無序,破壞有效合作。發出這樣的論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霸權國家拒絕放棄既得利益;二是部分利益相關方擔憂新體系的可行性,仍寄希望延續通過所謂“自由世界秩序”尋找出路;三是對于公平分享原則缺乏共識和信心。然而,多極化并不必然導致大國對抗和無序競爭。相反,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體系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提升,將促進世界的正和博弈,有利于在多極世界中維護多邊主義的活力。
(二)
不可否認,基于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和自身利益差異,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多極化構想。但國際政治的本質正是通過協商合作,尋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國際社會大多希望,每個國家或國家集團都能在全球多極體系中找到自身定位,并在此基礎上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共同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平等是世界多極化的核心原則,具體體現為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一員,每個國家的聲音都應被傾聽,每個國家的利益都應得到尊重。美國新政府傲慢的顛覆性、交易型外交政策,令世界多數國家感到不適和不滿。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國際社會才能實現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
世界多極化應當是有序且穩定的,以確保多極化進程平穩推進,避免因利益沖突引發新的動蕩和混亂。為此,大國尤其應共同恪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共同堅持普遍認可的國際關系準則,堅決抵制言行不一和雙重標準。只有當權力分散與責任共擔相輔相成,國際關系中的無序競爭才能被真正的文明秩序所取代,為全球和平與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多極化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應有之義。自20世紀50年代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以來,中國對多極世界的倡導一以貫之,始終沒有偏離初心。作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中國迄已加入幾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間國際組織和600多項國際公約及修正案,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不斷為聯合國事業添磚加瓦,為全球治理作出中國貢獻。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中國推動多極化,不是為了拉攏誰、對抗誰,而是希望世界各國走向團結而不是分裂、對話而不是對抗、合作而不是沖突、共贏而不是多輸的歷史進程。
(三)
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需要各國共同尊重國際法治,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秉持開放共贏的合作理念。
聯合國是多邊主義的旗幟,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是處理國際關系的根本遵循,也是建設多極世界的重要基石。有人將國際上亂象頻生歸咎于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已經過時。這是典型的因果倒置。恰恰是因為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履行,世界才會陷入亂局。聯合國改革和全球治理改革應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今年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各國須恪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鞏固聯合國在國際體系中的核心地位,為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貢獻力量。
真正的多邊主義,是實現平等有序多極化的有效途徑。有論調認為,多極化讓“玩家多了,共識少了”,有可能導致“沒有多邊主義的多極化”。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恰是這一問題的解藥。與基于“小圈子”利益、“集團政治”、“本國優先”的偽多邊主義相反,真正的多邊主義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核心目標,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基本原則,世界前途命運由各國共同掌握,建設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讓多極化進程成為國際社會合力應對時代挑戰、實現共同發展繁榮的歷史進程。
世界多極化呼喚與時俱進的合作理念。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爆發,技術創新呈現前所未有的活躍態勢,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生物技術等前沿技術不斷取得突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重塑全球經濟格局。各國都渴望通過科技創新提升生產力,用新一輪科技革命為本國經濟賦能。但與此同時,“脫鉤斷鏈”“小院高墻”等逆流愈演愈烈,科技鴻溝正進一步拉大發展鴻溝。科技創新成果獨享,還是讓其造福于更多國家和人民?兩種理念高下立現。科技至善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科技創新不是少數國家的特權,而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只有將自身發展置于全人類發展的坐標中,樹立包容普惠的發展理念,才能摒棄“唯我優先”的狹隘價值觀,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多極世界需要各國共同構建,只有朝著平等有序的方向發展,這個世界才能變得更加美好。(作者為國際問題觀察員)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18日 17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