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海市委編辦通過整合機構、明晰職責、科學定編、強化服務,有效破解市農業農村局下屬事業單位職能交叉、資源分散等問題,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堅持統籌謀劃,突出服務大局。一是聚焦職能優化,重構服務體系。按照“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單位統籌”思路,整合市蔬菜研究所、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等機構,組建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加掛“北海市良種繁育推廣中心”牌子,統籌負責農業技術推廣、病蟲害防治、生態環保等服務。設立北海市農業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北海市智慧農業發展研究中心,聚焦農業品牌建設、數字鄉村發展等新興領域,構建覆蓋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的綜合服務體系。二是強化編制統籌,推動資源下沉。堅持“編隨事走、人隨編走”,將市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等4家單位18名編制劃轉至市轄區,并在海城區、銀海區、鐵山港區農業技術推廣站加掛“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牌子,推動農機服務、安全監理等職能向基層延伸,實現編制資源與基層需求精準匹配。
注重科學規范,優化職能職責。一是精準定位職責,破解交叉重疊。重新核定整合后的單位職責,明確邊界、消除盲區,如明確北海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統籌科研推廣與生態環保職能,新增土壤肥料站、生態環保和資源環境保護站等內設機構,實現從技術研發到成果轉化的閉環管理;北海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整合畜牧技術推廣與疫病防控職能,形成“防檢結合、服務一體”工作模式。二是科學設置機構,提升專業水平。按照“小機構、大服務”原則,優化內設機構設置,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增設農業科研與技術推廣站、植保植檢站等,強化技術支撐能力;北海市智慧農業發展研究中心重新劃分農情信息、數字鄉村建設等職能,推動數據資源整合與應用。
強化效能導向,激發改革紅利。一是完善配套機制,保障改革落地。同步制定權責清單、業務流程和工作規范,建立跨部門協作機制,提高工作效能。如北海市農村土地流轉與社會事務服務中心通過聯合財政、自然資源等部門,形成農田建設、耕地保護、土地流轉“一站式”服務機制,推動政策高效落地。二是北海市智慧農業發展研究中心依托大數據平臺,整合農業生產、市場、災害等數據,為政府決策和農民生產提供指導。三是編制資源向重點領域和基層一線傾斜,農業技術推廣、疫病防控等核心職能更加聚焦,農機安全檢驗、跨區作業組織等職能直達田間地頭,基層群眾“多頭跑、重復跑”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擬稿人:鄭遠青 黃柏榮)
信息來源:中國機構編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