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者,治之端也。 2013年以來,省人大及其常委會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堅持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堅持依法立法、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努力以良法引領改革、促進發展、保證善治。截至目前,省十二屆人大及其常委會已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規92件、廢止12件,批準設區的市報規83件,為我省經濟健康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法治保障。
堅定堅持黨的領導,確保正確政治方向
立法規劃報送省委審定后以省委文件轉發;年度立法計劃由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報省委批準……在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安徽省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編制程序》中,“堅持報請黨委批準”這一原則貫穿始終。
堅持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是在立法實踐中不斷取得新成效的一條根本經驗。五年來,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把黨的領導貫徹到立法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確保中央及省委決策部署在立法工作中得到有效貫徹落實。
不僅是立法項目的確定,在整個立法過程中,凡涉及重大體制和重大政策調整的、法規制定和修改的重大問題,均由省人大常委會黨組進行研究,并報請省委討論決定,有力保證了立法工作正確政治方向。 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在相關工作方案報經省委同意后,省人大常委會分3批確定14個設區的市開始行使立法權,掀開我省法治建設新的一頁;
2015年修訂《討論決定重大事項的規定》時,省人大常委會黨組6次專題研究,報省委常委會原則同意后,經省人大常委會會議5次審議通過,在全國率先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健全人大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制度”的改革任務落實到法律規范上。
發揮引領推動作用,良法護航改革發展
《安徽省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條例》施行已有半年。這是省人大常委會適應新常態下新發展的需要,及時調整2017年度立法計劃,在全國率先開展的此類專門立法。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立法必須與時俱進。五年來,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切實把握發揮立法引領推動作用這個重點,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創新引領,加強統籌協調,努力以良法護航改革發展。
在全國較早以地方立法的形式落實“單獨二孩”政策、細化“全面二孩”政策,及時啟動立法程序廢止《安徽省勞動教養實施條例》……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始終堅持立法決策和改革決策相結合、立法工作和改革要求相銜接。
將“河長制”“林長制”一并寫入地方性法規,通過立法破除林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創造性確立村民理事會的法律地位、創造性地授予風景區管委會綜合執法權……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分析立法需求,認真做好制度設計。 值得關注的是,在新獲得地方立法權的設區市獲批的法規中,涉及居家養老、煙花爆竹、景區管理、水資源保護等多方面,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各具特色、極富針對性的制度保障。
不斷提高立法質量,著力打造法規精品
自去年12月1日起,食品小作坊須“持證上崗”。這是《安徽省食品安全條例》在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充分運用第三方立法評估結果的基礎上,結合我省實際作出的規定。正是廣納民意、科學民主的立法過程,讓這部法規質量更高、針對性更強。
制定良法,是人民對立法者的基本要求。五年來,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緊緊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積極發揮人大立法主導作用,不斷完善立法工作機制,著力打造法規精品,使所立之法既體現地方特色、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又直面熱點、關切民意。 學前教育、物業管理、飲用水水源保護、大氣污染防治……只要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省人大及其常委會都緊抓不放,在立法中堅持以民主的力量確保立法的質量、以立法的嚴謹保障法治的科學。
在全省設立17個基層立法聯系點,進一步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不斷完善立法聽證、立法協商、利益關系重大調整論證咨詢機制;更加重視發揮人大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在立法中的作用……2013年以來,省人大常委會積極構建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托、各方參與的科學立法格局,進一步增強了地方立法的系統性、及時性、針對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