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廬江縣委編辦把黨史學習教育同“一線為民”服務等結合起來,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面向群眾、面向基層、面向經濟社會發展,增強“問題意識”,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著力解決影響群眾切身利益、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最大程度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不斷提高辦事便捷度和群眾滿意度。
堅守“一線為民”,聚焦民生“小事”。該辦黨員干部每月定期深入龍橋鎮夾板村、凌安村、福興村和廬城鎮磙塘社區、新橋村開展“一線為民”服務,結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梳理出群眾“需求清單”和“問題賬單”,先后解決污水管網改造、村級公路“亮化”、村民曬場修復等數十件群眾期望解決的“小事”,既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又深化了編辦黨支部“人人爭先鋒、事事強堡壘”的黨建主題。
堅守履職盡責,聚焦遺留問題。針對2013-2016年期間全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納入編制內管理的人員來信來訪反映的入編需求問題,經全面摸排,此事項涉及24個縣直部門、17個鎮共604人。本著“以人為本”原則,廬江縣委編辦積極向縣委編委負責同志匯報,并列入編委會議議題,順利完成全縣事業單位“同崗同酬”人員編制政策調整。
堅守初心使命,聚焦放權賦能。組織開展“做好新時代機構編制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開展大討論,圍繞政府職能轉變,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則放”的原則,將基層群眾辦理的高頻事項、基層治理需要的事項權限賦予高新區和經濟發達鎮,做到“成熟一批、賦予一批、落地一批”。首批明確向高新區賦權事項9項;向經濟發達鎮——龍橋鎮賦權第一批事項在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后,將履行相關報批程序,將“放管服”改革向基層延伸,推動縣級政務服務事項向鄉鎮、村(社區)延伸下沉,讓企業和群眾直接在當地便民服務中心就可以辦理,不再需要辦事多頭跑,節約辦事成本,提高辦事效率,充分放權賦能,激發基層治理活力,進一步挖掘基層發展潛力。
辦一件實事,就暖一片人心,就多凝聚一份力量。廬江縣委編辦一場場生動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蓬勃開展,一件件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急難愁盼”事得到解決,切實促進便民服務水平提升、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助力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鄭春林、雷姍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