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24日22時起至26日10時止,新四軍第3師兼蘇北軍區集中11個團的兵力發起阜寧戰役,僅用36小時就完全解放了阜寧全境及其周邊村鎮,拔除了這顆楔進鹽阜區抗日民主根據地腹地的釘子,成功壯大了蘇北抗日根據地。阜寧戰役,是新四軍在蘇北抗日戰場上取得的首次攻城大捷,也是華中新四軍對敵展開局部反攻的一次重大勝利。
抓住有利戰機,展開攻城部署
1945年,為應對戰爭形勢的變化,日軍采取收縮防御策略,將主力南調加強長江防務,蘇北地區防備逐漸空虛,日軍遂調集偽軍第2方面軍孫良誠手下的王清瀚部,接替原阜寧地區各據點守備任務。新四軍根據黨中央進攻“被敵偽占領而又守備薄弱的地方”,“消滅敵偽,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的戰略指示,決定集中主力部隊向敵占城鎮和交通沿線展開進攻,以擴大解放區。阜寧城位于(南)通(贛)榆公路中段、串場河北端,南連鹽城,西與兩淮、漣水相連,北與濱海接壤,是鹽(城)阜(寧)區交通要道,也是溝通蘇中、蘇北抗日根據地的重要樞紐。偽第5軍王清瀚部增防阜寧后,在此深溝高壘,增設城內外大小據點21個,據點之間互相支援、策應封鎖,構成阜寧城南北約45公里、東西15公里的狹長堅固的設防地帶。
新四軍第3師師長兼蘇北軍區司令員黃克誠,在認真分析敵我雙方態勢、權衡利弊后,針對阜寧偽軍失去日軍支援、忙于調整防務、城內糧草缺乏等實際情況,決定抓住有利戰機,集中師特務團、第8旅22團、24團和特務營,第10旅第1支隊、第4支隊,鹽阜獨立團和阜寧、阜東、射陽、建陽、鹽東5個縣獨立團共11個團的兵力,采取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的戰法,發起阜寧戰役,擴大春季攻勢的勝利。至4月23日,各參戰部隊完成了分割、包圍和殲滅阜寧城北方向之敵,而后相機攻克阜寧城,再殲滅城南方向通榆線上各點之敵,鉗制、阻擊鹽城、兩淮和漣水之敵的具體作戰部署。前線總指揮部提出“攻克阜寧城,向‘七大’獻禮”的口號,更是極大鼓舞了各參戰部隊士氣。
軍政攻勢結合,痛擊敵偽主力
戰前,針對敵軍糧草缺乏、士氣低落、內部矛盾重重等特點,各部隊對敵軍展開政治攻勢。我軍通過組織同籍貫地方言喊話隊喊話等方式,宣傳抗日形勢,動搖、瓦解和爭取偽軍。仗還未打,就先后有100多名偽軍從據點逃出向我軍投誠,并直接影響了固守據點的偽軍士氣。4月24日午夜,新四軍第3師第8旅、第10旅主力迅速向城北外圍各據點實施分割包圍,以猛烈的炮擊正式打響阜寧戰役。經過激烈戰斗,至25日中午,第8旅先后攻克頭灶、七灶、掌莊等據點。第10旅主力攻克大顧莊,全殲據守偽軍。當日,偽第5軍軍長王清翰率2個團從阜寧縣城出動,分三路向大、小顧莊馳援。當其進至小顧莊以南地區時,第10旅預伏部隊予以迎頭痛擊,偽軍倉皇回撤。第10旅第1、第4支隊乘勢向潰退的敵人發起猛攻,并尾追敵人突入城內,與第8旅里應外合,戰至13時,攻占了阜寧守敵北面的屏障和重要支撐點北門炮樓、城北、城東方向所有外圍據點及老城區部分據點。
阜寧戰役前線總指揮部鑒于戰役發展情況已創造了攻占城區的有利條件,且守敵軍心已經動搖,防御體系已被分割,遂決定發起攻城戰斗。25日15時許,參謀長洪學智命令參戰部隊開始向城內守敵發起總攻,以快速奪占阜寧城。隨后,第8旅、第10旅主力和鹽阜獨立團,先后從北門沖進阜寧城,按照各自的攻擊方向,向城內偽軍發起全面攻擊。我軍步炮配合,逐個炮樓與敵展開激戰,逐屋與敵爭奪。經過2小時激戰,敵人大部被殲。25日22時起,攻城各部隊協同作戰,向城內殘余守敵發起最后攻擊。第10旅第4支隊向三官殿橋水龍局守敵發動3次猛烈進攻,偽第5軍特務團拼命頑抗,我軍進攻部隊受阻,形成對峙局面。22團一部進攻大浦橋據點,將敵嚴密包圍。龜縮在教堂之偽第5軍軍部殘敵乘黑夜渡河南竄。經過激烈戰斗,結合火線喊話,城內各點守敵見固守不成、盼援無望,于26日10時繳械投降,全城遂告解放。
設伏截擊敵偽,乘勝擴大戰果
在阜寧攻城戰斗發起時,為截擊從阜寧城突圍逃跑之敵,特務團1營、3營設伏于鹽阜公路兩側。26日凌晨1時,逃跑之敵遭到我軍設伏部隊猛烈攻擊,被我軍截成數段,潰不成軍。殘部向南逃竄時,又遭射陽獨立團和阜寧獨立團勇猛截擊。最后,經我軍節節圍堵、多面截擊,逃敵死傷慘重,小部分殘敵南逃至鹽城。在阜寧戰斗勝利的鼓舞下,擔負分割和包圍通榆公路兩側各據點之敵的新四軍主力和地方部隊,乘勝擴大戰果,同時發起進攻,先后攻克施莊、田舍、溝墩、界牌口、草堰口等據點。
阜寧戰役歷時36個小時,全殲偽第5軍軍部和2個師部、7個整團,除偽第5軍軍長王清翰、偽第33師師長孫建言漏網逃竄外,生俘偽第33師副師長鄧立東以下官兵及偽地方軍政警3000余人,繳獲迫擊炮7門、擲彈筒27具,以及大量槍支彈藥。除解放阜寧城外,此役攻克大小據點21個,摧毀碉堡143個,解放580多個村鎮,收復土地1000平方公里。阜寧戰役是新四軍在蘇北戰場第一次攻城戰斗大捷,包括射陽、漣水和鹽東4縣在內的鹽阜區抗日民主根據地連成一片,切斷了南通至贛榆這條連接蘇北與蘇中的重要公路。由此,我軍掌握了蘇北戰場的主動權,為戰略反攻創造了條件。(學習時報)
信息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