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發展好,民營經濟才會好;民營經濟好,安徽會更好。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永不竣工的重大工程”。
好的營商環境對于企業來說,就是辦事不求人、辦事快捷高效。
……
省委、省政府2月18日召開“新春第一會”后,全省各地紛紛召開會議,貫徹落實中央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部署要求及省“新春第一會”精神,對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推動,切實把重商、安商、親商、暖商、護商等各項工作做到位,為全面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增添強勁動能。
黃山
堅持問題導向
在歙縣賣花漁村,漫山滿園的梅花進入盛花期,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賞花、買花。徐旻昊 攝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2月19日,黃山市委書記凌云在該市創建一流營商環境暨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說,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差距,堅持問題導向,全力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人人都重視營商環境、時時處處都講營商環境的良好生態,讓好的營商環境成為黃山的“金字招牌”。
黃山市明確,要堅定不移向創新要活力,堅定不移拓市場強主業,堅定不移以數智增動能,堅定不移以開放促發展,堅定不移助企業開新局,圍繞服務群眾、服務人才、服務企業、服務基層,落實落細服務市場主體措施,堅持創造性作為、創造性謀劃、創造性工作,讓市場主體擁有更多獲得感,不斷開創營商環境建設和民營經濟發展新局面。
阜陽
實地觀摩講評
2月18日,位于阜陽市潁泉區的安徽偉辰鋼構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趕制訂單。徐丹丹 攝
2月18日下午,阜陽市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強化“雙招雙引”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暨2023年四季度產業項目觀摩講評會,會期兩天,包括會議和實地考察、觀摩,以多種形式開展2024年“阜陽企業家日”系列活動,推動項目建設提速、營商環境優化、“雙招雙引”提效、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三地一區”“十個區域性強市”。
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底,阜陽市私營企業達22.3萬戶、個體工商戶超59萬戶,民營經濟市場主體占全部市場主體的96.6%。2023年,全市民營經濟稅收收入158.4億元,較2022年增長25.2%,民營經濟稅收收入占全部稅收收入的56.1%。
滁州
打出新“攻勢”
2月18日,位于來安經濟開發區的安徽唯晟電器有限公司,智能化機械設備正在生產。呂華 攝
2月19日上午,滁州市召開“雙招雙引”工作動員大會。會上舉行了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共集中簽約招商引資項目20個、國家級領軍人才項目10個,總投資超560億元。會前,在安徽晶隆滁州半導體材料及器件產業化項目開工現場,舉行了全市招商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
“新征程上,實現滁州高質量發展,支撐是工業、關鍵靠投資、動能在創新,路徑就是‘雙招雙引’,必須始終把‘雙招雙引’作為主戰場、主抓手,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滁州市委書記許繼偉說,全市上下要錨定“兩高一加快”發展定位,按照“十個有更大作為”要求,落實“投資安徽行”“人才安徽行”部署,找準重點、抓住關鍵,精準發力、協同作戰,全力打出新攻勢、奮力展現新作為。
淮北
知不足補短板
淮北市烈山區一家企業手機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在生產組裝手機微特馬達。李鑫 杜磊 攝
“便企利企機制還不夠完善,要素保障不夠有力,創新平臺對企業技術研發支撐能力還偏弱。”2月19日上午,在淮北市召開的創建一流營商環境暨推進招商引資、工業經濟和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淮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汪繼宏在通報全市2023年工業經濟及民營經濟推進情況時說。
會上還解讀了《淮北市“千名干部進千企”常態服務機制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執行入企檢查備案制度,落實落細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免罰清單,嚴查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做到有事必到、無事不擾,打造企業成長沃土。
亳州
推動政策落地
2月19日,蒙城縣馬集鎮智能方艙蘑菇種植基地,工人正在采摘蘑菇,供應市場。葛新勝 黃潤生 攝
2月19日,亳州市聚焦改進工作作風、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召開“新春第一會”。會上宣讀了亳州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關于表揚2023年度亳州市優秀民營企業和優秀民營企業家的通報和關于表揚2023年度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優秀單位和優秀個人的通報。
亳州市始終把民營經濟發展擺在重要位置,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推出一批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標志性舉措,出臺并實施《亳州市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30條》《亳州市支持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若干政策》《亳州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十條舉措》等,健全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增強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治自覺,實現為企業服務常態化、高效化。
六安
強化服務保障
2月18日,位于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六安偉宏鋼結構有限公司生產線上,工人在進行切割作業。田凱平 攝
2月19日上午,六安市召開了全市工業強市大會,會議總結了2023年六安市工業經濟工作并部署了2024年工業強市的重點工作,表揚表彰了該市優秀企業和企業家。
會議上強調了新的一年,六安要在大力培育主導產業、做強開發區主平臺、打出“雙招雙引”新攻勢、強化要素服務保障、健全調度考核機制等方面發力,圍繞“增速居前列、總量上臺階”,加快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較快增長。
在春節假期的最后幾天,六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便開始積極推動、保障園區內企業復工復產,目前已有超過80%的規上工業企業復產開工。開發區內的天通(六安)新材料有限公司,從2月15日復工以來,全部員工已經返崗復工,公司的壓制、燒結、打磨等車間內生產一派繁忙景象。
馬鞍山
六大行動力求八個突破
2月18日,和縣公安局烏江派出所組織民警深入企業,了解生產情況,同時開展禁毒、反詐等普法宣傳。楊杉杉 攝
2月19日,馬鞍山市召開“新春第一會”——數字賦能制造業暨創建一流營商環境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
今年該市將全面實施加快優化升級,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發展智能制造,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進產業鏈協同;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應用,推進新基建提升;推動“四化同步”,推進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推進產業治理數字化提升等“六大行動”。同時,重點在招大引強、項目建設、科教人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產業協同、場景創新、優化要素配置等八個方面上求突破。
在創建一流營商環境,塑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方面,馬鞍山市將圍繞服務群眾、服務人才、服務企業、服務基層,把重商、安商、親商、暖商、護商的工作做實做細,持續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宿州
誰讓企業不好過
就讓誰更難過
2月18日,位于宿州市埇橋區汴河街道的安徽恒泰電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生產車間忙碌。丁輝 攝
2月19日上午,宿州市召開推動新型工業化做大產業集群奮力追趕蘇北、在皖北全面振興中走在前動員大會。會上提出,要把壯大“5512”產業工程(即發展壯大五大主導產業、轉型提升五大傳統產業、做大做強十二大特色產業集群)作為宿州市“一號工程”,把“雙招雙引”、項目建設作為頭等大事,把優化環境、改進作風作為根本保障,全面掀起六大行動熱潮。
民營經濟地位舉足輕重,貢獻了宿州市60%以上的GDP和稅收,90%以上的技術創新、就業崗位和企業數量,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產業發展的“主力軍”和改善民生的“主渠道”。
“企業家是宿州發展的功臣,怎么重視都不為過,怎么支持都不算多。對于合法經營的企業和企業家,無論是外來的,還是本土的,都必須真心支持、真情服務。誰給他們穿小鞋,我們就念誰的緊箍咒;誰讓企業不好過,我們就讓誰更難過。”宿州市委書記楊軍說。
此外,
淮南、蚌埠、蕪湖、宣城、銅陵等多個地市,也圍繞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推進“雙招雙引”等主題召開了“新春第一會”。
出品:安徽日報地方新聞中心
記者:吳江海 安耀武 羅寶 吳永生 任雷 袁野 賈克帥 張玉芳
統籌:鄒寶元 武長鵬
圖片:視覺安徽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