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2月22日上午,安徽省科協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在合肥開幕。今后五年,全省科協工作將聚焦哪些方向發力?又有哪些目標任務?大會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將深入實施凝心鑄魂聚力、科技英才匯智、創新資源匯聚、科學素質提升、改革賦能發展五大行動,持續保持和增強科協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真正成為黨領導下有效團結聯系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推動我省科技事業發展、建設科技強省的重要力量。

深入實施凝心鑄魂聚力行動
科協是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要堅定主心骨、匯聚正能量、振奮精氣神,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始終與黨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傾情接力科學家精神火炬,共同繪就科技強國的團結奮斗新篇章。
堅持黨建領航,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夯實各級黨組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加強政治機關、政治組織建設。構建機關黨建、學會黨建“一體兩翼”黨建工作格局,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推動黨建業務雙融雙促。
廣泛凝心聚力,建好省科協黨校,面向科技工作者、科協系統干部加強分層分類培訓;加強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設,廣泛開展科學家精神“進學校進院所進企業”;砥礪優良學風,推動高校院所建立“學風涵養工作室”。
深入實施科技英才匯智行動
科協是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今后五年,全省科協要擦亮服務品牌,廣泛深入開展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特色活動,建立和完善科協干部聯系服務學會和專家常態化機制,拓展聯系渠道,提升服務實效。
深入實施“海智計劃”,協同推進合肥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拓寬聯系渠道,爭取更多的海外人才、項目落地安徽。推動青年科技人才托舉計劃提質增效,擴大托舉范圍,提升托舉實效。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遵循青少年人才成長規律,將科學精神培育和科學方法養成貫穿人才發現、培養全過程,深入實施“中學生英才計劃”,培養基礎研究后備力量,辦好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大賽,助力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

深入實施創新資源匯聚行動
報告指出,全省科協要提升組織服務力,搭建科技工作者奉獻才智平臺。完善實施省級學會學術會議支持計劃,打造一批學會學術品牌,引領學科發展,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和跨學科研究。持續放大長三角一體化院士論壇等學術品牌活動效應。
建設“科創中國”安徽分平臺,匯聚創新資源和企業需求,促進我省各類機構入駐并在線對接、精準匹配。推進“科創中國”“科創安徽”試點建設,擴大試點城市、園區覆蓋面,根據產業需求精準畫像,優化配置全國、省級學會創新資源,點對點開展長效服務。加強科技服務團、學會服務站、創新聯合體建設,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助力打造我省科技創新策源地與新興產業聚集地融合發展生態體系。
深入實施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今后五年,全省科協要把提升公民科學素質作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基礎工程,協調推進《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及我省實施方案落實,持續優化省政府對各市政府公民科學素質考核工作,力爭“十四五”末全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16%。
開展科技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加強科技小院建設。持續擦亮全國科普日、科普惠民鄉村行等活動品牌,推動優質科普資源直達基層。完善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爭創培育卓越科技館,實現設區的市級科技館全覆蓋,實施中小科技館能力提升計劃,逐步完善全省科技館共建共享機制,加強科技館從業人員能力建設,推進各級科技館、各類科普場館協同合作、資源共享,提升輻射服務效能。

深入實施改革賦能發展行動
報告指出,全省科協要提升組織戰斗力,鍛造科技工作者信賴依靠的溫馨之家。深化學會改革,充分發揮學會作為科協事業主體地位作用,強化學術性、專業性,引領學會加強現代科技社團建設。實施“新時代科技工作者之家”組織建設試點計劃,創新科技工作者組織動員和聯系服務機制,開展“三長”培訓交流,完善“三長”常態化長效化工作規范。
建設智慧科協。用好以科技工作者為中心的科技服務和內容生產綜合運營平臺,支撐省級學會、市縣科協和基層組織“建家開店”,匯聚各類科技科普資源,為科技工作者提供便利化、具體化、精準化服務,以數字化轉型為全面深化科協系統改革和建設提供動力和數字化支撐。(記者 謝蕓 徐慧媛 段玉 李浩 盛佳玉)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