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擊戰是以襲擊為主要手段的一種非對稱作戰方式,具有高度的機動性、靈活性、主動性、進攻性和速決性等特點,是人類戰爭史上具有悠久歷史的戰術戰法,往往是弱勢一方對抗強勢一方的有效方式。
我們黨在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面對數倍于我的強敵,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著眼國情、敵情、我情,創造性地總結、運用和發展游擊戰理論,先后總結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訣、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等戰略戰術,為我們黨積蓄力量、發展壯大,奪取全國最后勝利奠定了基礎。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伴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一大批高精尖武器裝備應運而生,催生游擊戰出現新形態,如叢林游擊戰、山地游擊戰、城市游擊戰,此外還有一些民兵組織發動水上游擊戰等。當前一些地區沖突中,從整體實力上看處于絕對弱勢的一方,它們無力進行正面對抗,只能以游擊戰的形式避實就虛,卻把游擊戰打出了新效果,深刻改變和影響了作戰進程,體現出一系列游擊戰現代化的新特點新變化,值得我們深思。
新型裝備應用提升作戰層次
傳統的游擊戰,弱勢的一方往往在武器裝備上處于絕對劣勢,我們黨在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只能是“小米加步槍”式游擊戰?,F代游擊戰中,由于技術發展推動了武器裝備的小型化、集成化、低成本化和信息化,游擊一方再加上“特定代理人”身份,獲取和使用先進武器變得更加容易,大大提升了游擊戰的戰術技術層次。一些地區沖突中,除了坦克、火箭炮、榴彈炮等大量使用外,新型的人臉識別、無人機、智能輔助決策等有人與無人系統深度融合,民用小型無人機實現滲透式偵察,“彈簧刀”無人機實施精準攻擊,機動靈活,受限少、穿透能力強,有力阻礙了敵人的進攻。有些地方武裝使用遠程巡航導彈、反艦導彈攻擊對手,盡管強大的對手發動了多次空襲,但沒有造成巨大損失。這種游擊戰樣式凸顯了優勢空襲的“無力感”,使傳統依靠戰略縱深的前后方戰場區分不再明確,對戰爭產生重大影響。
城市攻堅成為游擊戰主樣式
農村游擊戰日漸式微,“隱蔽”和“群眾掩護”為主的野外生存策略,由于衛星偵察、無人機巡查、移動通信等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員和武器藏身難。同時,先進的武器裝備要全面發揮作戰性能,也需要良好的保障條件,城市作為最佳資源附著體,已成為游擊戰的主戰場。現代經濟發展大幅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大型城市圈日益增多,城市圈內密集的建筑分布、大量的人口和交通網絡等又給游擊戰創造了有利條件。在21世紀初美軍的兩場反恐戰中,由于伊拉克戰場城市化水平較高,阿富汗戰場相對較低,前者陣亡和戰傷比例大大高于后者。在其他一些以城市為主要作戰空間的武裝沖突中,由于這些城市擁有大量堅固、完整的地下工事群及保障設施,守軍借此開展多種多樣、機動靈活的游擊作戰,也使主導進攻的對手付出了極大的人員和裝備代價,凸顯以城市為主的攻堅作戰已成為現代游擊戰的主要作戰樣式。
信息賦能極大增強作戰效果
信息化時代來臨,數據信息的獲取、傳輸、綜合分析和應用賦能已成為作戰效能提升的“倍增器”。有的國家在多年游擊作戰過程中,通過數據分析、地圖繪制以及人臉識別系統等技術,能夠精確地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內幾乎零誤差擊殺目標人物。在地區沖突中,如果防守一方得到全面的情報信息體系支持,一方面電子偵察機、無人偵察機、戰場監視飛機、高空偵察衛星等對戰場形勢進行實時監控,“星鏈”提供戰場通信,民用通信網絡基本暢通;另一方面社交網絡、自媒體和手機通訊軟件普及,大量敵軍部隊行動的視頻和圖片被及時上傳到網絡,形成了相對單向信息透明的局面,使防守作戰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把對手拖入“持久戰”。從這個意義上講,高技術條件下的“信息游擊戰”,再次證明“信息就是戰斗力”這句話的正確性。
非對稱作戰,綜合費效比高
與傳統的游擊戰相比,弱勢一方戰勝強敵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人員傷亡、物資的重大損失,長期的持久作戰消耗,根本談不上綜合費效比。有些地區的民兵武裝以弱小力量對抗裝備精良的正規軍對手,以單兵火箭筒、單兵制導武器、小型自殺式無人機等武器作戰,由于目標小、結構簡單、易生產、好裝配,特別是成本極低的無人機與艦載防空導彈攻防,費效比高達1∶100甚至更多,攻擊軍艦等高價值目標時形成巨大威懾。特別是在弱勢一方喪失制空權、制海權的情況下,仍然能夠用“低慢小”無人機試圖遠程攻擊對手的指揮中樞。一方面,對手為了防御這些低價值作戰裝備需要布局大量的防空導彈等武器;另一方面,又對城市居民造成心理恐慌,體現出游擊戰極高的效益效率。
隨著原子彈、氫彈等大殺傷性武器的出現,或許像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樣的大規模集團作戰難以再次發生。相反,小規模的局部沖突、反恐作戰、網絡戰等會越來越多發。未來,游擊戰還將廣泛而持久存在,作戰形態也將進一步演化。隨著以“星鏈”為代表的低軌衛星和星群,以及深海無人器、無人艇等密集增多,反衛、反潛裝備也必將迅速發展,或許也會產生太空游擊戰、深海游擊戰、機器人游擊戰等模式。同時,游擊戰與反游擊戰的“生死較量”也將永久存在。因此,我們必須加強現代游擊戰研究,在裝備建設、戰術戰法和作戰應用上下功夫,未雨綢繆,為打贏高技術條件下的現代游擊戰下好“先手棋”。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
